由台北市動保處推動的街貓友善照護行動方案(TCCP),選擇部分鄰里,擺置至少45座貓屋照護站,供民眾照護街貓、落實乾淨餵食觀念,而本來就有一批充滿愛心、照顧浪貓不遺餘力的中山區恆安里,正是第一個示範鄰里,來看看他們如何努力克服質疑、無私守護街頭的毛孩。
用愛心克服不容易
恆安里最早先由節育行動開始,早在8、9年前,恆安里的街貓數量高達5、60隻,所以先由里辦公室與愛心人士共同進行節育計畫,待數量獲得控制後,才逐步延伸至餵養、照護。
「一開始我也只是利用下班時間餵流浪貓,卻漸漸發現有滿多人跟我一樣。」志工尹訢說,日子久了,各自成了彼此眼中的熟面孔後,就開始交流心得,適逢有新生的小貓咪出沒,大家不約而同擔心起貓咪們的安全,所以就聚集起來,共同商討如何協助貓咪安置,以及浪貓結紮的處置。
雖然是自發性照顧浪貓,但一定會有不同的聲音存在,志工Tommy坦言,以前餵食浪被其他里民目睹,就被質問「為什麼不自己帶回家養?」等問題,「但我可以理解里民的疑慮。」Tommy表示,里民們會質疑,是因為這裡也是他們的生活圈,如果餵養措施沒有做好,確實會影響到生活品質。
黃志昌里長回憶,早年確實因為有些較欠妥當的餵養方式,造成里民困擾;例如某條街多為矮平房,許多貓咪會在屋頂上小憩,結果就有貓友直接將飼料往這些平房的屋頂灑去;當下雨的時候,飼料被雨水沖刷、流到地面,不但成了油膩的垃圾,還會阻塞排水管,附近住戶或店家的困擾,可以想見。
除此之外,也曾有人在公園報紙一舖,就直接灑了半包飼料下去,後續也沒有收拾,結果沒餵到貓咪,反而先餵飽了老鼠或蟑螂,讓周遭居民不堪其擾。「所以曾有里民直言,浪貓友善志工是『有愛心,但沒有公德心』,雖然為志工感到不捨,但也能體會里民的感受。」黃里長苦笑地說。
然而有時候,恆安里內的愛貓人士也會無端背了黑鍋;著名的雙城夜市就在恆安里內,有些遊客在夜市用完餐後,看見可愛的貓咪,起心動念就會買東西餵他們。「這些出發點都很好,但是後續造成的負面效應,可能是遊客沒有想到的。」例如隨機擺置的罐頭,夏日高溫之下很快就會腐壞,反令貓咪吃壞肚子;甚至有些遊客直接餵貓咪吃人的食物,造成貓咪健康疑慮外,也會造成環境髒亂。
為了你們 我們盡力做得更好
雖然其它居民不諒解讓志工們有點挫折,但也因此更小心,不斷優化餵養方式、推廣正確餵養概念,如果看到有遊客隨機餵食的殘跡,他們也會清理,除了考量貓咪的健康外,也是希望能為居住環境的整潔盡一份心力,以達成里民與浪貓間的平衡。
黃里長表示,現在里內的街貓友善志工群已經相當成熟,除了有組織外,他們也都以高標準來規範自己,例如餵食的容器都會清潔過,也會定時清理餵食點。當模式固定後,風氣也會開始渲染,漸漸地不只志工這麼做,甚至其他的愛心爸媽也開始學習,有效減緩了因不當餵食而造成的環境問題。
現在恆安里的浪貓友善志工隊已經塑造了固定的模式,分成早晨、晚間、半夜三個時段,志工Cynthia說:「因為我們各自都有工作,加上白天的時候貓咪通常都在睡覺,所以慢慢就調整成這個模式。」另外,志工們創立了一個小群組,彼此在裡面提醒注意事項,或合作誘捕結紮等任務,日子久了,也形成了一種默契。
想知道更多恆安里志工與街頭貓咪的故事?居然也曾發生緊急搜救事件?快接著讀下去,感受更多無私美好的溫馨時刻。
▲黃志昌里長對浪貓友善議題大力支持。
▲可愛的貓屋是志工們的心意。
▲不只單純餵食,也要兼顧衛生,讓其它居民放心。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