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中的寵物生病了,突如其來的龐大醫療費用讓人措手不及,是不是也有過「如果寵物有保險就好了」這種念頭呢?但是真的想替毛小孩買保險時,「會不會很麻煩?」、「會不會繳了幾仟元到最後又沒用?」、「感覺向保險公司申請理賠很不容易過。」、「感覺如果我的寵物常常生病,隔年保險公司就會漲我的保費。」這些問題又會充斥在腦海中,令人猶豫卻步。寵物保險到底該不該保呢?
寵物和人一樣會受傷、生病,卻不像我們一樣享有健保的福利,往往到醫院就診需要花費不少診療和醫藥費用,若是遇到需要手術或住院的情況,其費用對飼主來說更是不小的負擔。用《哈寵誌》副社長—熊熊腳掌受傷的看診經驗舉例,初診就需支出3,090元,加上後續回診,到康復為止的醫療費用約5,000元左右。若以目前主計總處統計之全國受僱員工經常性薪資平均42,786元來說,這筆臨時的開銷並不算少。在有投保寵物保險的情況下,以目前市面上寵物保險方案的醫療費用補償比例來算,依投保內容而定,飼主可以領到1,000元至2,090元的賠償(需注意每次就醫最高賠償費用)。
才看到這裡,應該馬上就會有人覺得麻煩,作為一位初次接觸寵物保險的飼主,市面上這麼多寵物保險方案,每個方案的內容都不一樣,還有許多陌生的保險用語,該如何看懂保單內容?
看出寵物保險的門道
首先,寵物保險為一年一約,其中醫療費用賠償分成門診、住院、手術3個項目分別作理賠,每次就診有不同的限額,當一年的次數或額度用完,明年續保時會有新額度可使用。有些保險方案會有「自負額」,自負額的設計是用來降低保費,讓保險公司與飼主互相承擔理賠風險。自負額的多寡和保費通常成反比,也可能影響理賠的滿意度。
一份好用的寵物保險有兩大重點:一、能補償到突如其來的大費用;二、能補償到頻繁發生的小費用。因此要看手術及住院費用補償額度是否夠高,及門診的次數及額度是否足夠。另外需要留意的是,各家對於「次數」的定義稍有不同,「每一次」或是「每一事故」,需要瞭解兩者的不同再做決定。
由於保險公司提供給飼主的寵物保險方案推陳出新,內容也會不同,我們在挑保單時除了考量自身與寵物狀況外,可以參考幾個原則:
① 醫療費用最高賠償金額,越高越好。
② 醫療費用賠償次數是否足夠。
③ 投保年齡與限制,最高續保年齡到幾歲。
④ 其它保險項目,如侵權責任保險、喪葬、廣告協尋等,可自行評估需求。
目前寵物投保主要依據是晶片資料,有些保險公司可以接受注射疫苗證明或體檢證明、血統證明等,此文件是為了確認寵物年紀以及跟飼主的關係。保單中的「被保險人」一定是飼主,「要保人」可以是飼主,也可以是飼主的保險關係人。
▲ 醫療費用賠償的金額與次數,是飼主首要注重的部分。
診斷證明開得好,理賠沒煩惱
理賠是所有飼主最關心也最擔心的部分,申請理賠需要的文件有:理賠申請書、診斷證明及檢驗文件(需有醫院章)、醫療費用單據(需有醫院章)及被保險人暨被保險寵物的身分證明。其中「診斷證明書」是保險公司判定賠償與否的最重要依據。以常出現爭議的手術賠償來說,手術的定義要有「麻醉」、「切開」、「縫合」其中2項,但醫生在開診斷證明的時候並不會特別寫這麼細,只要診斷證明中有寫明做了什麼「手術」,保險公司就會賠償。(手術定義可能變動,以該家保險公司條款為主)
寵心寵愛寵物保險顧問團隊團長周乃翔舉例,「內視鏡手術算手術嗎?」由於內視鏡手術不會有切開和縫合,各家保險公司可能就會有不同的認定,因此很難保證保險公司一定會理賠。因此飼主能做的就是在開診斷證明的時候就先確保上面有無「手術」二字,如果寫「內視鏡手術」有可能會得到手術補償,但若只有寫「內視鏡」則會變成單純的檢查,被歸類在門診賠償裡。
周乃翔也另外分享特別案例,有隻貓咪要做手術,但在手術之前他需要在A醫院檢查後,再到B醫院照片子。光是檢查和照片子的費用就已經破萬,如果診斷證明書開不好,很容易被保險公司歸類到門診,而以這隻貓咪的情況屬於術前檢查,可以算在手術範圍裡。所以在請獸醫寫診斷證明的時候必須寫到:貓咪進行術前評估,預計什麼時候要做手術、在哪邊等等,越清楚越好,保險公司就會理賠。
▲ 無論是選擇哪一家的寵物保險,只要有投保,對於毛小孩與飼主來說都是多一份保障。
精彩文章未完,請接續閱讀:寵物保險的新手疑難排解(下)2021寵物險方案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