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候變遷促使極端氣候加劇,連日的酷暑高溫,主人除了自己消暑外,記得幫身邊的毛孩一起消暑,因為悶熱的氣候對毛孩特別不友善。專業的臨床獸醫師鄧如意為大家剖析常見夏天的疾病有哪些。
▲胃腸炎可導致腹瀉、嘔吐、精神萎靡、腹部疼痛和絞痛等。
▲定期給予內外驅蟲藥,可避免寄生蟲叮咬。
夏季常見疾病有哪些?
中暑(熱衰竭):狗狗因生理結構身披被毛,只憑靠舌頭和腳掌肉墊來散熱,因此比人類更不耐熱。而當今夏季的室內溫度常常落在攝氏30度上下且通風不順暢,即使寵物待在室內也可能中暑。常見的短吻犬,例如法國鬥牛犬、巴哥等犬種因上呼吸道狹窄,排熱功能較差,特別容易中暑。
日射病:大熱天時,動物在太陽下曝曬造成體溫快速上升,也常見於現在炎熱的季節,因此帶毛孩外出要多加注意天氣。
腸胃炎:常因天熱導致食物不潔或是飲水變質,當狗狗食用後就會引發腸胃炎;另外天熱,狗狗出現食慾不振、空腹時胃液逆流引起嘔吐的症狀。
皮膚炎:狗狗在潮溼悶熱的夏天常引發的皮膚病包括外寄生蟲感染、異位性皮膚炎、細菌性皮膚炎和皮黴菌症。
狗狗會出現哪些症狀?
1中暑(熱衰竭)與日射病:避免狗狗中暑,就必須保持室內通風,且室溫要控制在26度左右才合宜,並讓他們自由活動,而且提供充足的水分。當他們體溫上升,會開始出現焦慮、流涎、呼吸急促、開口喘氣等症狀,就代表中暑症狀!此時體溫再上升,症狀嚴重至黏膜發紺、呼吸窘迫、抽搐虛脫時,如果未即時處理會導致中樞神經損害而死亡。
2腸胃炎:胃腸炎即胃腸道的發炎,是胃腸黏膜表層及黏膜下深層組織重度發炎的統稱,可導致腹瀉、嘔吐、精神萎靡、腹部疼痛和絞痛等。
3皮膚炎:常見症狀為搔癢、皮屑、起疹子、皮膚紅腫、疼痛等,嚴重時導致皮膚滲出黏液、掉毛,有時狗狗過度搔抓而導致皮膚持續潰爛。另外寄生蟲也可能引起血液的疾病,例如艾利希體、焦蟲症、萊姆病等,不可不慎重待之。
平時該如何預防?
中暑(熱衰竭)與日射病:先迅速將狗狗移離高溫環境,讓他們到陰涼處休息,可將後肢墊高以增加腦部血液灌流,再用冷水噴撒狗狗,並一邊搧風一邊以溼冷毛巾擦拭等幫助散熱,若狗狗意識清楚,可給予水分舔食,若他們意識不清楚,不要強行灌飲以免嗆到,應迅速送醫治療。
腸胃炎:急性期若持續嘔吐應禁食6-8小時,使腸道休息等停止嘔吐後可提供少量水分,待喝水後沒再嘔吐給予低纖維、易消化的食物。若寵物持續嘔吐腹瀉超過12小時,就得儘速就醫。
皮膚炎:保持良好的衛生習慣,定期為狗狗洗澡清潔,去除毛孩皮膚上的灰塵、過敏原和多餘的皮脂,預防細菌和黴菌或寄生蟲的滋生。大多數犬類每月洗澡一至兩次即可,因為過於頻繁洗澡可能破壞皮膚表面的油脂層,導致皮膚乾燥和敏感。並定期給予內外驅蟲藥,可避免寄生蟲叮咬。
呼籲飼主的話
毛小孩是家庭生活的重要成員,他們的存在與我們的福祉息息相關。毛孩不僅療癒人心且拉進家庭和諧,我們也必須承擔起責任與擔當,關愛毛孩,任何事情都不容大意忽視。在飼養毛孩之前,主人需要充分考慮自己的實際狀況及需求,做好充分的準備和規劃。合理的飼養寵物並提供良好的生活環境,且定期清潔、除蟲及接種疫苗措施等。同時我們也應該關注毛孩的健康和福利,祝各位毛孩能夠健康成長和幸福生活。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