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貓咪年紀大了,除了老化外,飼主們一定也會遇到主子生病的時候,久病不癒或是難以治癒的疾病一旦發生了,死亡就變成不得不面對的議題,這時該怎麼做才是最適合的呢?
年紀大了就會生病,安寧治療真的好嗎?
十幾年在一起的生活,他們每天如一日的迎接你回家、等吃飯、撒嬌、闖禍等等,這樣的關係很自然地接納他們成為家中的一份子。既然成為了家人,一定會想要在他們年邁時,做出最好的決定。但是動物不會說話,因此這重責大任,理所當然地要交付到監護人的身上,也就是身為主人的你們了。
身體的器官就像是機器的零件一樣,面對高齡化的生物,身體各個器官也會慢慢耗損,直到不堪使用為止,換句話說就是指器官衰竭,像是心衰竭和腎衰竭等。唯一的解決方法就是更換器官。可惜在動物器官移植的成功率極低,還有倫理上的爭辯,比如說誰該捐出這個器官,而誰又值得獲取這個器官,沒有人有答案。獸醫師能做的,是盡量延緩器官老化的速度,並且維護動物的生活品質,這時候所需要的就是安寧治療了。
請記得安寧治療並不等於放棄治療,目的是去幫助病患減輕痛苦,照顧他們,讓他們還有一點時間可以享受退休的貓生,安然逝去。家屬也就是主人,能減少遺憾,協助緩解症狀直到毛孩善終,同時也陪伴家屬,讓雙方在生命的旅程中都能無憾。
如何決定要自己善終、還是幫他安樂死?
安樂死源自於希臘語,代表了「好」跟「死亡」,意思是希望給不治之症的人,沒有痛苦的死亡。在台灣人醫並沒有這個選項,但是獸醫是可以執行的。而實行的對象,是被認定正在承受沒有辦法減輕或不能忍受的痛苦當中的毛孩。
要執行安樂死前,必須要有主人和獸醫師雙方的同意才可執行。但是如果安樂死不經過審查,是有可能被濫用的,因為動物並不會說話,有時候必須靠主人主觀的認定和陳述來判斷。有些主人如果經濟上沒有辦法負擔,或是精神狀態不穩定,甚至是接受了錯誤的觀念,就很容易提出安樂死的要求。因此在執行前,客觀的評估是很重要的,其中包括生命徵兆評估和生活品質評估,徵兆包括體溫、心臟功能、呼吸功能、疼痛和營養狀況;而生活品質包括吃飯和喝水的意願、活力和遊戲的時間,以及對外界人事物的回應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