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小時候全家移民至澳洲,國高中在那裡就讀,後來大學時期回台灣上學。畢業後,我決定投身獸醫領域,因此申請了澳洲的學士後獸醫系(Doctor of Veterinary Medicine)。完成學業後,我曾考慮回台灣執業,因為家人和寵物都在台灣。然而,台灣的獸醫剛畢業不能馬上獨立看診,需當住院醫師一到兩年,負責照顧住院病患並協助看診醫師。因此,我選擇先在澳洲工作,以便更快累積看診經驗。
▲ Sabrina悉心照護生病的動物們。
澳洲看診有效率 診所都要先預約
台灣與澳洲獸醫工作上有些許差異。在澳洲,獸醫診所基本上採預約制。工作天數一週四天,一天大約是九個小時(包括一至二小時的午休時間),一年還有三十天的有薪假。由於看診時間較短,每個診療一般為15~30分鐘。我最高紀錄是一天內看過28個診!因看診時間短,工作時需非常有效率。若遇到不吃不喝且頻繁嘔吐的動物,我們需在15分鐘內完成問診、觸診,並與飼主討論治療計畫。如需進一步的檢查,我們會將動物留院,交給負責照顧住院病患的獸醫,請飼主先回家等待檢查結果。而在台灣,看診時飼主通常會在現場等,甚至在拍X光、掃超音波時也會陪同。
印象最深刻的是,有一次我們診所即將關門時,有位飼主心急如焚地帶著被車撞的貓咪衝進來。當時貓咪滿臉是血,呼吸困難,診所只剩下僅有一年資歷的我一個獸醫。我請護士們幫忙上針、給氧,快速問診並說明可能的處置後,立即麻醉檢查。發現貓咪的上下顎皆骨折,部分牙槽骨受損。當時我沒有修復下顎斷裂的經驗,只能靠著護士的指點和翻閱課本現學現賣,完成手術。由於上下顎都斷了,貓咪需要安裝食道胃管,沒做過這樣手術的我靠著筆記一步步完成,那時的我既緊張又有成就感。後來,貓咪的口腔功能恢復良好,數週後上下顎皆癒合;非常感謝當時獸醫護士的指導,雖然我是獸醫師,但有他們在寵物治療中的豐富經驗帶領下,專業才能更突顯,非常值得尊敬。
▲ 正在打點滴的的狗狗。
▲ 澳洲人較能接受讓短吻犬做呼吸道手術。
澳洲絕育觀念普及對醫療措施接受度較高
在養寵物方式及政府法規方面,澳洲的一些作法值得我們借鏡。澳洲人普遍有寵物絕育的觀念,所以很少遇到子宮蓄膿或乳腺腫瘤的病例,雖然台灣的相關法規比澳洲嚴格,但這類病例仍然偏多。在澳洲,許多短吻犬如法鬥及巴哥的飼主能接受讓狗狗做呼吸道手術,包括鼻孔擴張、修短過長的軟顎、切除喉小囊或扁桃腺等,通常在10~12個月大時與絕育一併進行。而在台灣,說服飼主接受這類手術仍有很大困難。最後,澳洲飼主普遍較能接受安樂死,並不是因為沒錢治療而選擇安樂,而是當寵物的生活質量無法改善,延長生命只會增加痛苦時,他們會選擇安樂死,結束寵物的疼痛與痛苦。
澳洲的獸醫經驗讓我看到了寵物福利和醫療的另一種可能性,無論是對寵物生活品質的重視,還是對醫療措施的理性接受,這些都值得台灣參考和學習。我希望能將這些寶貴的經驗分享給台灣重視寵物福祉的人,為提升本地的寵物醫療水平和飼養觀念貢獻一份力量。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