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為忍痛大師的貓咪,當他們表現出不舒服的樣子,通常可能有點嚴重了。稱職貓奴最好每年帶貓咪做健檢,一有感覺怪怪的,還是先看醫生比較保險哦!
🙀 下泌尿道症侯群
「下泌尿道症候群」其實是總括可能影響下泌尿道(膀胱、尿道)的各種疾病,包括:間質性膀胱炎、尿路結石、尿道栓子、解剖構造異常、行為問題、腫瘤和感染等等,需要靠臨床症狀區別才能診斷。
「下泌尿道症候群」其實是總括可能影響下泌尿道(膀胱、尿道)的各種疾病,包括:間質性膀胱炎、尿路結石、尿道栓子、解剖構造異常、行為問題、腫瘤和感染等等,需要靠臨床症狀區別才能診斷。
▶ 其中最常見的原因是「間質性膀胱炎」,好發於2~6歲、體重過重的品種公貓、居住在室內、活動力不足、肥胖、水分攝取不足或與其他貓同住的貓咪也有可能,常出現在飼主搬家後的前3個月或冬季,會有無法排尿、血尿或是頻尿等症狀。細菌感染若未及時治療,甚至可能會蔓延至腎臟引起急性腎炎。
▶ 尿道栓子或是下泌尿道結石,嚴重會完全阻塞尿道讓貓咪無法排尿,造成嚴重尿毒,危及生命。若貓咪出現排尿困難、尿道結石或結晶情況,要趕緊就醫。通常獸醫師會建議貓咪改吃處方飼料、增加貓咪水分攝取量,必要時須開刀。
😿 腎衰竭
體內循環改變使腎臟血液灌流量改變,包含:休克、脫水、心衰竭、大量體液流失(如燒燙傷、失血等)或血管栓塞。症狀以寡尿或無尿為主。腎臟本身先天性問題或老年退化的影響。指輸尿管、膀胱、尿道在排出尿液的過程中遇到障礙,而將尿毒素滯留在體內,如輸尿管、膀胱、尿道的發炎、破裂、結石或腫瘤阻塞。
▶「慢性腎衰竭」有很長的沉默期,以相當不顯著的方式呈現精神和食慾逐漸消退、毛髮光澤度變差、排泄習慣改變等,因此往往到了病程發展至一定程度後才有明顯的臨床症狀。
▶「急性腎衰竭」因為貓咪的精神和食慾會突然變差,排尿量明顯不同,甚至出現嘔吐下痢等症狀較容易被發現。有腎衰竭病史的貓咪,在日常照顧要注重飲食攝取,蛋白質、鹽分攝取要控制得當,水分攝取量也是關鍵,若因腎功能缺損而影響身體保水能力,必要時需主動餵水或皮下點滴補充,讓身體與腎臟避免再受到脫水的傷害。另外定期帶貓咪檢查追蹤腎臟功能,可儘早於腎功能又有變化時給予治療。建議飼主在貓咪中、老年階段每年至少進行一次全身健康檢查,評估身體與器官狀態,再依照醫囑提供適當的醫療及照顧方式。
😾 貓瘟
「貓泛白血球缺乏症」(Feline Panleukopenia)的俗稱,一種由貓小病毒(Feline Parvovirus)所引起之傳染病。此病毒對貓具有高度的傳染性,因此成貓、幼貓都很容易被感染,且由於引發的症狀較為嚴重,幼貓感染後死亡率極高,是一種貓傳染病預防上的重要疾病。感染貓小病毒後,病毒會大量在大腦、脊髓、淋巴組織以及腸淋巴組織中的細胞中進行複製,再排出大量的病毒,因此觸碰已感染貓咪的排泄物、分泌物及血液,都會因接觸到病毒而感染此病。懷孕母貓感染貓小病毒,會垂直傳染給胎兒,造成流產、死胎或神經系統受損。
「貓泛白血球缺乏症」(Feline Panleukopenia)的俗稱,一種由貓小病毒(Feline Parvovirus)所引起之傳染病。此病毒對貓具有高度的傳染性,因此成貓、幼貓都很容易被感染,且由於引發的症狀較為嚴重,幼貓感染後死亡率極高,是一種貓傳染病預防上的重要疾病。感染貓小病毒後,病毒會大量在大腦、脊髓、淋巴組織以及腸淋巴組織中的細胞中進行複製,再排出大量的病毒,因此觸碰已感染貓咪的排泄物、分泌物及血液,都會因接觸到病毒而感染此病。懷孕母貓感染貓小病毒,會垂直傳染給胎兒,造成流產、死胎或神經系統受損。
▶ 感染貓瘟主要症狀:
✅倦怠、嗜睡、精神沉鬱、厭食。
✅發燒(可超過40℃)。
✅嘔吐,多為黃褐色帶有泡沫的液體,無進食也會嘔吐。
✅嚴重下痢,糞便呈現泥狀或水狀,並挾帶部份腸黏膜或血液,多帶有濃厚腥臭味。
✅發燒(可超過40℃)。
✅嘔吐,多為黃褐色帶有泡沫的液體,無進食也會嘔吐。
✅嚴重下痢,糞便呈現泥狀或水狀,並挾帶部份腸黏膜或血液,多帶有濃厚腥臭味。
✅發病時貓會嚴重脫水及電解質失衡,此時可能出眼眶凹陷、黃疸、口腔黏膜破潰,最後快速死亡。在感染貓瘟的病例中,少部分會出現神經症狀,包括行走步態失調、不定區域的抽搐甚至歪頭或五官控制失能。痊癒後有些貓咪會有後遺症。
貓瘟雖說是一種惡性高死亡率的傳染病,但仍有治癒機率,因此若新帶回的貓咪不幸感染貓小病毒,依然可接受治療。健康貓咪則可藉由施打預防針遠離貓瘟的威脅。
* 貓小病毒的潛伏期不定,一般為2~10天,因此在臨床上常會有懷疑貓咪有病毒帶原或潛伏感染的狀況發生,此時貓咪還未現臨床症狀,醫師會以提升營養、提高免疫力等來減輕疾病的強度或避免疾病的發生。
🐱 貓免疫不全症候群
也就是常聽到的「貓愛滋病」(FIV,Feline Immunodeficiency Virus),是一種由Lentivirus所屬病毒感染造成的免疫不全症,但貓的愛滋病並不會傳染給人類,所以飼主們勿慌無須緊張。貓愛滋主要的傳染途徑幾乎都是透過打架抓傷或咬傷時唾液傳播互相傳染,因此飼養於室內的家貓感染的機率比戶外的野貓來的低,在外求生的野貓們常因地盤之爭而打架咬傷受到感染,得到貓愛滋的機會就提高許多。交配不是貓愛滋病的主要傳播方式
也就是常聽到的「貓愛滋病」(FIV,Feline Immunodeficiency Virus),是一種由Lentivirus所屬病毒感染造成的免疫不全症,但貓的愛滋病並不會傳染給人類,所以飼主們勿慌無須緊張。貓愛滋主要的傳染途徑幾乎都是透過打架抓傷或咬傷時唾液傳播互相傳染,因此飼養於室內的家貓感染的機率比戶外的野貓來的低,在外求生的野貓們常因地盤之爭而打架咬傷受到感染,得到貓愛滋的機會就提高許多。交配不是貓愛滋病的主要傳播方式
如果懷孕的母貓有帶原體,就有可能經由生產、哺乳而將病毒傳染給幼貓、生出愛滋貓寶寶。小於六個月齡的幼貓如果檢測到FIV陽性,應每兩個月複驗一次,直到超過六月齡。因為幼貓的抗體可能來自母貓,但幼貓本身並未受病毒感染。
😿 貓白血病病毒
貓咪的白血病是由「貓白血病病毒」所引發。主要是貓咪接觸到受感染貓咪的鼻水、糞便、乳汁或是血液而感染。因此,健康未感染貓咪與受感染的貓咪吃同一盆食物、喝同一碗水、共用貓砂盆、打架或是為了表示友善而舔毛都有可能造成感染。此病毒也會透過胎盤從貓媽媽垂直傳染給小貓,同時沒有品種或性別上的差異。一旦發病,常見症狀包括精神不振、發燒、食慾下降、齒齦炎或口炎,由於病毒會侵犯貓咪的淋巴系統與骨髓,因此會造成貧血、免疫系統抑制、白血病以及淋巴瘤等嚴重致死的病症。在受病毒感染後變為潛伏感染的母貓,容易在懷孕的時候出現懷孕失敗、流產或是死產的情況,即使順利出生小貓咪,容易因此早夭;相較之下,成年貓咪比較有抵抗力。
貓咪的白血病是由「貓白血病病毒」所引發。主要是貓咪接觸到受感染貓咪的鼻水、糞便、乳汁或是血液而感染。因此,健康未感染貓咪與受感染的貓咪吃同一盆食物、喝同一碗水、共用貓砂盆、打架或是為了表示友善而舔毛都有可能造成感染。此病毒也會透過胎盤從貓媽媽垂直傳染給小貓,同時沒有品種或性別上的差異。一旦發病,常見症狀包括精神不振、發燒、食慾下降、齒齦炎或口炎,由於病毒會侵犯貓咪的淋巴系統與骨髓,因此會造成貧血、免疫系統抑制、白血病以及淋巴瘤等嚴重致死的病症。在受病毒感染後變為潛伏感染的母貓,容易在懷孕的時候出現懷孕失敗、流產或是死產的情況,即使順利出生小貓咪,容易因此早夭;相較之下,成年貓咪比較有抵抗力。
貓白血病病毒是一種相當狡猾的病毒,感染之後不見得會出現嚴重的臨床病症,有些貓咪在感染之後還可能會痊癒,但也有一部分會轉變成潛伏性感染,直到許久之後才又出現症狀。在台灣由於都會區域生活空間較狹窄密集,加上天候溫暖潮濕成了病毒的溫床,因此常見的貓咪五合一疫苗就包含貓白血病病毒這個預防項目,故飼主最好每年定期帶貓咪施打疫苗。
🙀 口炎/貓皰疹病毒
皰疹病毒感染患貓不一定會發病,感染貓咪多為潛伏之永久帶原者,主要潛伏在角膜及結膜上皮,而是否會發病出現症狀則視個體免疫力而定;感染貓在受到緊迫或免疫力下降時易出現下列一個至數個臨床症狀:
▶ 症狀:
✅角膜與結膜發炎感染、瞇眼、流淚、眼角膜潰瘍破皮
✅感染呼吸道(幼貓為主),造成鼻炎、氣管炎或支氣管肺炎
✅幼貓除了嚴重眼睛症狀以外,伴有感冒症狀,如流鼻水、打噴嚏、呼吸雜音等
✅角膜與結膜發炎感染、瞇眼、流淚、眼角膜潰瘍破皮
✅感染呼吸道(幼貓為主),造成鼻炎、氣管炎或支氣管肺炎
✅幼貓除了嚴重眼睛症狀以外,伴有感冒症狀,如流鼻水、打噴嚏、呼吸雜音等
成貓感染多為上述潛伏感染的發病或復發,因為角膜及結膜發炎發作,而造成貓眼睛不舒服呈瞇瞇眼、睜不開眼或較頻繁眨眼、流淚水增加,但少有呼吸症狀。
🐱 甲狀腺機能亢進
若甲狀腺過於亢進,身體代謝太快,會使貓咪活動力過度旺盛、胃口變好,但體重會下降。好發於4~22歲之間(平均年齡為13歲),10歲以上算大多數,若沒好好治療,會導致過度換氣、心臟難以負荷、最後導致心臟衰竭、高血壓,控制不好,會有生命危險。可經由血液檢查確診,再投以藥物治療,必要時須切除甲狀腺。
😾 糖尿病
一旦貓咪胰臟製造胰島素功能異常,就會引發糖尿病,肥胖貓和老貓是高危險群。除了三多症狀,也會因血糖過高引發體重下降、腎臟病、下痢、脫水、昏迷、白內障等症狀,可透過抽血檢查。若確診除了飲食要控制,也要定期注射胰島素以維持血糖標準。
🐱 皮黴菌症
皮黴菌症是貓咪最常見的皮膚病,而且是人畜共通傳染疾病,在人、貓、狗身上都可能發生。通常是因為直接接觸其他病貓、或者環境中的黴菌而感染。皮黴菌症好發於溫暖潮濕的環境,幼貓、免疫力低、或者濕氣讓皮膚保護力變弱時,就容易感染黴菌。被黴菌感染的部位會出現紅斑、脫毛、皮屑;發癢的情況不一,從無感到嚴重搔抓都有可能。某些品種貓例如波斯貓,容易因為皮黴菌症引起嚴重的肉芽腫性皮膚炎,長毛貓族群則可能因為舔毛時吃到過多皮黴菌症造成的斷毛,而出現消化道症狀。
皮黴菌症是貓咪最常見的皮膚病,而且是人畜共通傳染疾病,在人、貓、狗身上都可能發生。通常是因為直接接觸其他病貓、或者環境中的黴菌而感染。皮黴菌症好發於溫暖潮濕的環境,幼貓、免疫力低、或者濕氣讓皮膚保護力變弱時,就容易感染黴菌。被黴菌感染的部位會出現紅斑、脫毛、皮屑;發癢的情況不一,從無感到嚴重搔抓都有可能。某些品種貓例如波斯貓,容易因為皮黴菌症引起嚴重的肉芽腫性皮膚炎,長毛貓族群則可能因為舔毛時吃到過多皮黴菌症造成的斷毛,而出現消化道症狀。
發現貓咪感染皮黴菌症時,除了吃口服藥治療,也可以局部剃毛、擦外用藥並配合藥浴,能夠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平日的照顧上非常重要的是,隔離病貓與健康貓,並加強管理居住環境的濕度與清潔衛生。主人要仔細觀察是不是貓咪平時喜歡待著的地方過度潮濕、是黴菌的溫床,並加以改善,以免反覆感染。
🙀 接觸性皮膚炎
接觸性皮膚炎的致病原因可能是接觸到清潔劑、藥物、肥皂、除蚤項圈等化學藥品,或者貓咪對塑膠、矽膠類的物品過敏,導致皮膚出現發紅、發癢、濕疹等症狀。如果貓咪因為過度搔抓而造成二次感染,皮膚就會潰爛而難以癒合。接觸性皮膚炎只會在接觸到過敏因子的部位發生症狀,因此只要主人用心找出罪魁禍首、移除過敏原,在塗抹獸醫師的處方藥膏,就可以有很好的治療效果。除此之外,也要防止貓咪舔抓患處,必要時配戴頭套防止貓咪舔食患部、加重病情。
接觸性皮膚炎的致病原因可能是接觸到清潔劑、藥物、肥皂、除蚤項圈等化學藥品,或者貓咪對塑膠、矽膠類的物品過敏,導致皮膚出現發紅、發癢、濕疹等症狀。如果貓咪因為過度搔抓而造成二次感染,皮膚就會潰爛而難以癒合。接觸性皮膚炎只會在接觸到過敏因子的部位發生症狀,因此只要主人用心找出罪魁禍首、移除過敏原,在塗抹獸醫師的處方藥膏,就可以有很好的治療效果。除此之外,也要防止貓咪舔抓患處,必要時配戴頭套防止貓咪舔食患部、加重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