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想養寵物陪伴的人們常會面臨到的問題之一:犬貓多大的時候最適合帶回家養呢?許多人迷信應該在寵物出生後沒多久就帶回家,這樣會比較親人也可提早和人類培養感情等,來聽聽看專家們怎麼說,或許你會對接回幼犬貓的合適時間有另一個新解讀。
由成犬貓帶領的幼犬貓行為比較
身兼母職不輕鬆
台灣寵物飼養上大多飼主會在幼犬一個月大時就帶回家自己養,除了他們正逢超極可愛期外,部份飼主相信這樣能和狗狗培養更深厚的感情。但訓練師建議,讓幼犬留置狗媽媽身邊達到4個月齡後再帶回較恰當,如果是從小由人類帶大的幼犬,需身兼狗媽媽身分的人類通常會比較辛苦,也得扛起幼犬教育訓練的重責大任。
一般來說對飼主要化身成狗媽媽,人類比較難做好這點,例如母狗會教導幼犬做咬勁控制,人很難教狗做咬勁控制訓練,另外像是母狗對幼犬的社會化教育及肢體語言訓練,這些對人類來說訓練上都有一定的困難度,所以訓練師建議帶回幼犬之前,選上訓練課程再接回幼犬會較適當。
狗媽媽會帶領幼犬做如廁訓練,並教導正確如廁位置,如果當人類接手且幼犬因為太早離開狗媽媽身邊,尚未完成學習如廁訓練時,就會產生亂大小便的行為問題。但也有部分主人訓練的蠻好的,如同狗媽媽訓練般看不出來太大的差別。當然還是有特殊的例子,如果狗媽媽本身的如廁習慣不好,那麼帶大的幼犬也會有如廁行為問題產生。
貓咪社會化不全的差異
一般來說幼貓在3個月前都是由母貓照顧,這期間貓貓如受母貓完善照顧以及擁有兄弟姊妹們的陪伴,當他們離開母貓後與人相處,表現上比較不會害怕人類,因為他們懂得交際對應的手段,以及懂得咬合的力道,同時也了解其他貓隻的肢體語言。
反之,從小沒有媽媽或是無任何同儕陪伴成長的幼貓,這些貓咪自然的不曉得什麼是社會化,咬勁練習等母貓會傳授的行為,孤兒貓咪們個性就會比較膽小害怕,不懂得怎麼跟人類互動相處,甚至把人類咬得很慘,因為他們學會透過咬人類就會給回應的行為,錯誤的方式與人類相處互動。
從小為孤兒的幼貓,因無母貓教導,不曉得如何使用貓砂盆,和人類一起生活的環境內也無鬆軟泥土可翻動,造成剛被領養的幼貓咪不懂如何正確如廁,導致亂大小便行為問題,所以建議,除非是母貓遺棄或是特殊原因(如媽媽因車禍往生等),延長幼貓待在母貓身邊的時間,讓他們接受更多來自母貓的訓練比較合適。
諮詢:杜瑪動物醫院 林子軒醫師/寶貝狗協會 邱文沁訓練師
本篇出自2016寵物行為 p.68~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