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貓瘟?
貓瘟,是貓泛白血球缺乏症Feline Panleukopenia的俗稱,一種由貓小病毒Feline Parvovirus所引起之傳染病。此病毒對貓具有高度的傳染性,因此成貓幼貓都很容易發生感染,且由於引發的症狀較為嚴重,幼貓感染後死亡率極高,是一種貓傳染病預防上的重要疾病。
由於貓小病毒感染貓體後,病毒會大量在大腦、脊髓、淋巴組織以及腸淋巴組織中的細胞中進行複製,排出大量的病毒,因此觸碰已感染貓的排泄物、分泌物及血液,都會接觸到病毒而感染此病。懷孕母貓感染貓小病毒,亦會直向傳染給胎兒,造成流產、死胎或神經系統受損。
感染貓瘟時會出現的症狀
貓瘟感染後,主要的症狀包含﹕
✔倦怠、嗜眠、精神沉鬱、厭食。
✔發燒(可超過40℃)。
✔嘔吐,多為水狀黃褐色帶有泡沫的液體,且無進食的狀況下也會嘔吐。
✔嚴重的下痢,糞便呈現泥狀或水狀,並挾帶有部份腸黏膜或血液,多帶有濃厚的腥臭味。
當發病時貓會嚴重脫水及電解質失衡,此時可能出現眼框凹陷、黃疸、口腔黏膜破潰,最後快速死亡。在感染貓瘟的病例中,也有少部分會出現神經症狀,包括行走步態失調、不定區域的抽搐甚至歪頭或五官控制失能。痊癒後,部分貓會有一定程度的後遺症。
如何發現貓咪感染貓瘟?
貓瘟是新帶回家貓咪的必要檢驗項目,一方面鑒於其高傳染性高發病率,另一方面醫師及早發現能更快速對症下藥提高痊癒機會,因此當新進貓來院時,臨床醫師會安排相關的檢查。首先會進行基礎理學檢驗,醫師需要確認下列事項﹕
✔以往病史及生活史。
✔精神狀況。
✔體溫。
✔糞便檢查。
除此之外,臨床醫師會建議進行貓小病毒的特殊檢驗:
✔全血球細胞計數:確認白血球細胞是否出現中度或嚴重的減少。
✔貓瘟快速檢驗試劑(ELISA kit)﹕採取糞便進行kit檢驗呈陽性。
✔測定血清中的抗體力價。
當結果顯示懷疑或確診有貓瘟病毒的存在時,就必須開始給予適當的醫療介入。
由於貓小病毒的潛伏期(感染病毒到第一次症狀發生的時間)不定,一般為2-10天,因此在臨床上常會有懷疑貓咪有病毒帶原或潛伏感染的狀況發生。此時貓咪還未現臨床症狀,醫師會以提升營養、提高免疫力等來減輕疾病的強度或避免疾病的發生。
治療貓瘟的方式
目前貓瘟治療方法,鑒於沒有有效的抗病毒藥物,多以支持性療法為主﹕
✔點滴輸液治療,藉由不經腸胃道的方式補充必須的水分、營養及電解質,改善感染貓脫水、電解質失衡及營養不足的狀況。
✔藥物使用廣效抗生素來避免二次性感染的發生,並同時運用止吐、止瀉及止血的藥品來減緩疾病的症狀。
✔注射貓瘟抗體或使用干擾素,增加貓體的抵抗力或減少病毒的活性。
✔少量多次的餵食,當嘔吐症狀控制或停止後,食用高能食物來增加感染貓的機體能力,也可避免繼發身體的傷害。
當貓瘟發病時,感染貓會大量的排出病毒,在臨床治療有症狀的貓咪時,多會建議必須隔離及住院治療。雖然貓瘟在幼年貓咪的死亡率較高,但適當的醫療介入後,還是能有效的提高其生存率,因此初步的診斷與治療在貓小病毒感染時,是不可或缺的要件。
如何有效避免貓咪感染貓瘟呢?
根據貓小病毒的特性,只要能夠做到三件事,便能有效預防貓瘟的發生。
✔貓瘟預防針的施打:
貓小病毒具有很高的抗原性,施打預防針後,能讓貓咪產生足夠的抗體對抗外界的病毒,降低感染機率。幼貓的預防針施打建議由8-12週開始,並施打2-3劑的預防針,藉此產生足夠的抗體,施打一次是不夠的。當幼貓有吸食母乳,或身體發育狀況較不理想,獸醫師必須要特別設定幼貓的預防計畫,因此帶幼貓至動物醫院接受檢查及進行諮詢,是遠離貓瘟的重要步驟之一。對於成貓而言,每年定期的預防針注射也是必須的,如同前述,貓小病毒是一種環境耐受性較強的病毒,飼主極可能由外界將病毒帶回,每年定時預防針施打,可讓成貓體內抗體量維持在有效力價,避免疾病的發生。
✔環境的消毒:
貓小病毒在一般環境下5-7個月內還具有傳染力,因此環境的消毒變的格外的重要。貓小病毒對於一般的環境清潔消毒劑有抗性,只對含氯消毒劑、甲醛及戊二醛類溶劑敏感,因此建議以漂白水(次氯酸)為主要環境消毒劑清除病毒。
✔避免病毒的接觸:
貓瘟感染貓除了在發病期會排出大量病毒外,痊癒之後,最少還會持續排毒6個月以上,因此除了將感染貓隔離之外,若無法避免接觸感染貓時,確保所有接觸的貓都已完成必要的預防針施打一個月以上,才能避免疾病的發生。當然若要將貓咪帶至多貓環境,也必須先完成相關的預防注射,確保貓咪有足夠的抵抗力。
貓瘟雖說是一種惡性高死亡率的傳染病,但在目前的醫療資源支持下,已具有相當的治癒機率,因此若新帶回的貓咪不幸感染貓小病毒,請給牠一個機會或,在經過檢驗後確認沒有貓小病毒的感染,正確且完整的預防計畫,能讓牠遠離貓瘟的威脅。
諮詢醫師:南京太僕動物醫院院長/曾文丁醫師
文章出自2016貓奴養成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