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裡的狗狗老是動不動就叫個不停,讓你很頭痛嗎?
其實狗狗會吠叫都是有原因,只要找出問題點,讓狗狗安靜下來一點也不難!
在所有犬科動物中,狗(Canis familiaris)是唯一會持續吠叫的物種,狼雖然也會吠叫,但通常都非常短暫。此外,狼在深山活動,故肢體動作較狗為大;狗生活在都市,個體間之距離近,故演化成更為細緻的肢體動作,與狼漸行漸遠。嚎叫(howl)與吠叫(bark)不同,前者是尋找同類的呼叫,主要是狼,狗較少(俗稱吹狗螺);後者是有目的的表達訴求,狼較少,狗則非常豐富。此外狗會理解人的手勢,並且對主人忠心,也是今日演化成強勢物種的重要原因。一般言之,狗的吠叫是正面的,如看家。但若是過度吠叫,就會造成飼主的困擾,甚至被棄養。
❝
狗的吠叫可分成看家型與過渡型二大類,都與品種有關,看家型的吠叫品種有德國牧羊犬、羅威納犬、杜賓犬、蘇格蘭梗、澳洲牧羊犬等,這種狗通常不隨便吠叫。但迷你雪納瑞、吉娃娃、博美,有時會出現過度型之吠叫。
狗的吠叫可分成看家型與過渡型二大類,都與品種有關,看家型的吠叫品種有德國牧羊犬、羅威納犬、杜賓犬、蘇格蘭梗、澳洲牧羊犬等,這種狗通常不隨便吠叫。但迷你雪納瑞、吉娃娃、博美,有時會出現過度型之吠叫。
❞
在台灣,分離焦慮症所導致的過度吠叫越來越多。分離焦慮症來自於狗害怕會與所倚賴的主人永久離開。在自然界,恐懼是動物的一種求生反應,在演化的意義上來說,恐懼是預測將會遭遇到受傷或死亡之心理反應;而被遺棄或以為會被遺棄所引起的焦慮與恐懼,就是這種求生反應。
動物在自然界中,如果在重複經歷了這些引起恐懼或焦慮的情況,但並未發生不良後果,牠們也會逐漸習慣這些刺激而不再恐懼。反之,若動物無法習慣重複引起恐懼但並無不良後果的刺激因子,如打雷、與主人暫時分離等,動物就會持續地恐懼、焦慮且無法生存。因此,我們可以預期當狗重複地經歷了這些刺激後,通常很快就會習慣而不再害怕,尤其是小狗。例如:狗一開始可能會很怕打雷,但後來只會表現出輕微的反應,或只是吠叫一二聲後就停止。
然而,狗兒一開始對於獨處的反應是一種恐懼或強烈的焦慮,通常稱之為分離焦慮。小狗在重複地單獨留在家中後,發現並沒有受到傷害,因此上述嚴重的情緒反應就會消退。大部分的狗兒在年幼時就會習慣噪音的刺激和分離,但主人很少會察覺到。因此狗在家庭中長大後會逐漸習慣吸塵器、電動器具、割草機、汽車喇叭等。小狗比年紀較大的狗更容易適應新的刺激。
常見吠叫原因
環境的刺激
最常造成吠叫的原因,如附近有其他的狗或兒童玩耍、路人經過、自行車聲、垃圾車聲、門鈴(訪客)等,此時常會有其他的狗一起吠叫,這是狗的社會性助長作用。通常有吠叫傾向的品種較持久。
玩耍引起的吠叫
這些可能與狗的性格有關,希望加入鄰居小朋友或與其他狗兒一起玩耍,而透過圍籬吠叫。
這些可能與狗的性格有關,希望加入鄰居小朋友或與其他狗兒一起玩耍,而透過圍籬吠叫。
對於鄰居的狗兒吠叫
這種情況發生於毗鄰圍欄兩側的狗為競爭領域而吠叫,屬激烈的吠叫。
透過經驗而學習的吠叫
例如狗為了要進屋而吠叫,飼主順從狗兒讓牠進屋,那麼下次狗兒吠叫的行為就會被加強。市面上有所謂「防吠叫項圈」的產品,但這並非針對問題處理,故效果仍然有限。
解決方法
消除或治療原因、停止強化吠叫的行為、去除引起吠叫的刺激因素、讓狗有充分的運動時間、滿足狗行為的需求。總之,狗是需要人類領導的物種,人若有堅定的意志力去領導牠與愛牠,就能得到快樂的互動關係。
特別感謝
費昌勇